【OneSEC報導】創新科技署7月28日宣布,將對「創新及科技基金」下的資助計劃進行精簡和整合。新措施旨在提升資源使用效率,進一步支持新型工業化和新質生產力的發展,協助本地企業升級轉型,鞏固香港創科生態。
整合三項計劃為「新型工業化支援計劃」
新安排的重點是把三項相關計劃——「新型工業化資助計劃」、「新型工業化及科技培訓計劃」(NITTP),以及即將推出的「製造及生產線『升』級支援先導計劃」合併為「新型工業化支援計劃」。雖然三個計劃會合併,但其原有目標和基本運作方式將保持不變。
NITTP資助比例與上限調整
在NITTP部分,資助條件將有所收緊:
-
政府與企業在人員高端科技培訓課程的資助比例,將由以往的2:1改為1:1;
-
每間公司每個財年的資助上限將由50萬港元減至25萬港元;
-
每名僱員在同一財年僅可獲批一個課程的資助。
合併研發支援計劃
「投資研發現金回贈計劃」將與「創新及科技支援計劃」合併。整合後,本地研究及發展中心、大學和其他公營科研機構,仍可透過「創新及科技支援計劃」與企業合作,推動應用研發,協助行業升級轉型。
融合專利支援
「專利申請資助計劃」原本只針對從未擁有專利、亦未曾接受該計劃資助的本地註冊公司和香港永久居民,資助他們為發明申請專利。由於基金下現有的多個研發相關計劃(包括「創新及科技支援計劃」、「內地與香港科技合作資助計劃」及「企業支援計劃」)已涵蓋專利註冊費資助,創科署認為「專利申請資助計劃」已達到推動本地專利發展文化的目標,因此將相關支援融合進現有計劃。
新措施8月1日起生效
創科署強調,上述整合及資助上限的調整,將於2025年8月1日零時起正式生效。屆時,「創新及科技基金」下的資助計劃數目將減至10項。